全球热推荐:「高质量发展蹲点调研采访」镇宁县:“一地多用”促增收

2023-06-27 23:51:06来源:天眼新闻

夏至时分,雨水纷纷。6月22日,记者来到镇宁县江龙镇水洞村的贵州德鹏众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谭德鹏正在查看新种植农作物的长势情况。

白色的塑料大棚一个挨着一个,一片连着一片。棚内,一垄垄大豆玉米有序排列、长势旺盛,仔细观察,大豆玉米间错落种植着一株株绿油油的草莓苗。

原来,这里正在创新探索采用“草莓+大豆玉米”轮作模式,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助力粮食稳产增产。


(相关资料图)

“大棚主要用来种草莓,平时管护精细,种植大豆玉米时土壤肥力还未被草莓全部吸收,配套的设施完善,不用担心缺水,粮食品质自然好、产量高。”谭德鹏说。

谈及尝试“草莓+大豆玉米”轮作模式的原因,谭德鹏告诉记者,三年前他与人合伙成立农业公司,并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水洞村300多亩土地建设了220个大棚,其中35亩用来种植草莓。在精心管护下,短短几年,草莓基地越做越红火。虽然近年来种植草莓效益可观,但谭德鹏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连续几年种植草莓,土壤肥力开始下降,病虫害增多,产量开始减少,管护成本也随之提高。另外草莓种植采收一般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5月,这期间有一段时间土地是闲置的,好好的土地空着太浪费了。

为了充分利用草莓采收后的闲置土地,谭德鹏尝试了许多办法,他利用土地空闲时期在大棚种植黄瓜、辣椒、西瓜等作物,使土地有效过渡,合理衔接,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据了解,草莓在管护好的情况下,亩产能达到6000斤,而种过大豆玉米后,再次种草莓,品质提升明显,价格自然更高,每亩产量也增加至少1000斤。且种植大豆玉米后再种植草莓,病虫害少了,土壤得到了改善,管护成本降低了。仅售卖草莓,今年他就挣了40余万元。

谭德鹏说:“我们在草莓采收结束之前种下大豆玉米,收获也比市面上其他家早,很有价格优势,有了惠农政策,成本也降低不少,经济效益明显。今年我们将基地的所有草莓棚都种上了大豆玉米,在保证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提高粮食种植面积。”

除此之外,新的轮作模式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长期就近务工的渠道。一年四季,时令周而复始,草莓、大豆、玉米“轮番登场”,种植、管护、采收各环节有序衔接,基地里每天至少有10名工人务工,最多时一天有40余名工人,每人每天有80至200元的收入。正在大棚除草的村民杨真秀家住荣兴村,在该基地务工已经有两年时间。

“我家有两个小孩在读小学,现在我在我们后面基地做工,顾家赚钱两不误。”江龙镇荣兴村村民杨真秀说。

下一步,水洞村将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闲置土地,继续推广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实现一地多收,促进村民就业增收,粮食稳产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编辑 张秀云

二审 冯倩

三审 王淑宜

标签:

  • 资讯
  • 科技